成都文理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迅速、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程度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及应急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促进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应对因实验室而引发的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变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补救和善后工作,确保实验室在发生事故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处置,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
应急原则:先救治,后处理;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处理,后报告。
二、应急组织体系
(一)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图文信息中心、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后勤保卫处、相关二级学院等。负责对学校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挥和协调。
指挥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家小组,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指导和决策咨询。
(二)各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发生事故学院的院长负责指挥、协调,具体成员由二级学院确定。
(三)各实验实训中心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教学实验室负责人担任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自行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专业化、具体化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四)实验实训中心主任、现场教师或实验管理员负责在事故初起阶段,协同相关人员处置突发事件。无法处置的,立即报警并通知学院主要负责人,警察到来前,由学院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指挥、协调。
三、运行机制
(一)预防
1.实验室工作人员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首先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由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设备配置、个人防护、应急设备器具、实验室安全行为、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出明确规定。
3.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储存室。对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样本,加热设备,压力容器,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剧毒、高毒、强酸、致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
4.根据《成都文理学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在实践中经常演练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6.加强实验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实战能力。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危险品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发现遗失、不当存放,立即处置。
2.重视实验人员健康检查,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立即报告、处置。
3.严格执行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对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用品用具,及时发出书面预警通知,提醒相关人员提高警惕。
(三)安全状态监测
1.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与实验有关的所有人员均有义务对实验室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举报。
2.实验过程中,注意监控实验室内的状况,包括仪器主机、附件,特别是气体贮存容器及其主要连接件(管路、阀门等)是否正常;水、电、气状态是否正常;实验室内有无异常气味、响声;(非正常)火苗、火花;空气中有无不明烟雾,地面上有无不明液体、固体等。
3.仪器设备检查由实验室管理员定期进行。包括对仪器设备电、气、性能的评估;对装载易燃气体钢瓶或其他容器的安全检测;对化学试剂存放使用的安全性检查;对实验室水、电、气运行状况的检查等。
(四)信息报告
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在自救的同时立即向该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及图文信息中心上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和图文信息中心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立即报送分管校领导、事件相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后勤保卫处、学生工作部,须向上级和属地相关部门报告的,按“先口头,后书面”的原则,由校长办公室报告。事故基本控制后,及时对突发事故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控制危害蔓延。
四、部分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明火操作安全应急措施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2.转移、分装或使用易燃性液体,溶解其他物质时,附近不能有明火。若需点火,应先进行排风,使可燃性蒸汽排出。
3.用剩的钾、钠、黄磷等易燃物和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等氧化剂及易燃易挥发的有机物不可随便丢弃,防止发生火灾。
4.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毯、沙箱、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并熟悉其操作规范,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
5.着火时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选用正确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1)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采用水冷却法灭火;但对珍贵图书或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2)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的火灾,应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3)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4)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6.一旦发生火灾,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局部起火,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沙箱等灭火;发生大面积火灾,实验人员已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同时,根据火势立即向学校后勤保卫处及消防部门报警。有人员受伤时,立即向医疗部门报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立即组织清点人数,对未到人员尽快确认所在的位置。
7.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二)带电操作安全应急处置措施
1.操作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不能使用已被水弄湿的电器,应等干燥后再用。
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记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分析漏电的程度,如果较为严重,在切断电源后,马上通知学校后勤保卫处进行处置,并指挥学生离开现场。
3.遇到人员触电,应及时实施救护,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强碱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若不慎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2.强酸腐蚀。先用干净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不慎溅入眼内,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3.液溴腐蚀。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
4.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
5.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混合液冲洗。
(四)剧毒药品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如发生气体中毒,应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并疏散学生离开实验室到安全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并根据严重程度联系医院救治。将中毒者转移至安全地带,解开领扣,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1.受氯气轻微中毒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
2.中毒较重者吸氧。
3.严重者如已出现昏迷症状,应立即做人工呼吸。上述情况,视严重程度拔打120急救。
如发生入口中毒,应根据毒物种类采取适当处理方法:
1.酸碱类腐蚀物品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送医院救治。
2.其他毒物先行催吐,再灌入牛奶,然后送医院救治。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₄ 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
4.注意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五)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金属外壳的仪器设备要有充分的接地保护,如仪器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挑电线。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院治疗。
2.仪器使用中的容器破碎及污染物质溢出,立刻戴上防护手套,按照仪器的标准作业程序关机,清理污染物及破碎玻璃,再对仪器进行消毒清洗,同时告知其他人员注意。
(六)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措施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爆炸引发的火灾参照本应急预案中“明火操作安全应急措施”处理。
4.爆炸引发人员受伤,应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5.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1.实验室发生污染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尽快通知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或学院主管领导,救助受伤人员,尽可能防止污染区扩散。
2.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或学院主管领导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指导相关人员实施紧急救援,如发现事故难以控制,要尽快通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并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3.发生事故的学院领导应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确保处置方法科学有效。
(八)实验室遇到恐怖砍人事件,现场人员在自救的同时立即启动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通知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
五、事故处理程序
(一)根据《成都文理学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场的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第一时间向学校应急指挥中心(值班电话:61560110)、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和图文信息中心报告。实验实训中心主任迅速到达现场指挥并上报学院领导现场情况。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根据《成都文理学院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提供的应急处置办法施行紧急救护;必要时,根据安全事故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120或119求助。
(二)实验实训中心主任组织保护现场,并迅速向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报告事故情况。
(三)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及时、妥善指挥现场施救工作。
(四)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相关成员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抢险,把损伤、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事故的总结整改及善后处理
(一)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后勤保卫处与图文信息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情况报告。所有事故相关资料需整理归档,并交到学校档案室。
(二)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三)对安全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根据安全事故的性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七、其他事项
本预案由各学院组织落实,各学院要制订本实验室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凡在事故救援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本预案由图文信息中心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